1. <tt id="74wcy"></tt>
        <tt id="74wcy"></tt>
        1. 
          

              1. <b id="74wcy"></b>

                19

                評論

                • 關注官方微信

                  本地事早知道

                  費縣在線官方微信
                • 下載APP客戶端

                  享受深度精準服務

                  費縣在線APP

                【費縣故事】難忘的少年礦工歲月

                頭像 費縣在線文化傳媒 03-04 · 發表于費縣 48閱讀

                 
                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我的人生第一步邁出來,就是到探沂煤礦。一晃 45年過去了,回首那段青春年華,有美好,有苦澀,也有驚心動魄的那一幕。


                難忘的少年礦工歲月

                張金玉


                    當代著名作家路遙為了生動地描寫《平凡的世界》中煤礦工人的生活,在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體驗生活。而我的人生第一步邁出來,就是探沂煤礦,同樣有著最真實的井下生活體驗,我卻多年沒有寫出只言片語。

                作者(右一)與探沂鎮少年兒童猜燈謎,掛紅燈,喜慶元宵佳節。


                今年元宵節前夕,我來到中國特色小鎮—費縣探沂鎮參加“愛在立春,情暖元宵”社會實踐活動,重返少年礦工的揚帆啟航之地——探沂煤礦舊址,望著眼前接踵而起的高樓、林立的工廠,寬敞的道路縱橫交錯,人來車往,車輛川流不息,曾留下我奮斗足跡的探沂煤礦已經蕩然無存了?;叵肫鹈旱V生涯那點點滴滴,往日的記憶鐫刻在我的心底,有美好的,有苦澀的,更有驚心動魄的,就像一條五彩斑斕的彩虹,讓我的思緒行走在心情的邊緣,沿著錯綜復雜的心路,追憶那曾經雀躍澎湃的青春。

                一九七七年七月,我高中畢業后回到三南尹生產大隊,加入了大隊里的建筑施工隊,參加村西龍王溝東岸的堤壩加固工程,我不會干石匠活當不了“大工”,只好當攪拌水泥砂漿的“小工”,兼著施工隊考勤記工員。

                “大工師傅上了墻,小工來了忙?!?/h1>

                “泥來?!?大工需要水泥砂漿。

                “到了?!蔽译S聲應答,連忙用鐵锨端著水泥砂漿給大工師傅送去,一天往來穿梭,累得腿疼腰酸,只掙到6個工分(大工滿工10分)。夜晚躺在床上,懷揣著早日當上工人吃國庫糧的夢想,面對現實的人生,八月底終于等來了探沂人民公社招收社辦工人的喜訊,經三南尹大隊推薦,通過探沂工交財貿辦公室面試、政審,我如愿被錄取為亦工亦農的社辦工人。

                啊,到探沂煤礦當礦工?報到通知書令我大失所望,聽說“煤礦工人是‘埋’了沒死,唱戲的演員是‘死’了不埋”,我當時只有16周歲,還未成年就鉆進礦井里,在四塊石頭包圍肉體的井下心有不甘。入職那天,老礦工夾道歡迎新職工的鑼鼓聲令我躁動不安,滿眼委屈的淚水馬上就要墜落,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因為我知道自己多么堅強,如果當眾哭泣豈不被人笑話?此刻我的心情無法用語言去形容,只一門心思想著既然來了就要干好,不能辜負親友對我的期望。

                探沂煤礦是一座小型煤礦,向西離大探沂村不足一公里,大門向南面對薛家村東邊的紅石嶺,大門外東邊高大的煤渣山上站著十幾個中年婦女,用抓鉤不停地翻倒著煤渣,尋找硫礦石和煙煤碎塊。礦區南北主干道延伸到煤礦北墻邊的人行豎井,路東黑漆漆的煤山占了大半個院落,路西四排瓦房是辦公、生活、機電和機修區 ,院北緊鄰沂河水系一級支流祊(bēng)河。

                進入礦區,雙腳踏上泥沙路面,就揚起一陣灰塵,白色的球鞋上馬上就沾了一層黑土,繼續往前走,便看到一股股濃煙從焦爐中涌出,空氣中彌漫著焦化特有的刺鼻氣味,在當時的條件和“抓革命,促生產”的大背景下,人們還沒有環保的概念。

                體檢的時候,女醫生問我:“你年齡這么小,個子還不到一米六,恁  (nèn) 娘怎舍得讓你下煤窯呢?”
                   “俺不會種地?!蔽曳笱軕?。
                    黃永科礦長考慮到我忍受不了井下繁重的勞動,特別關照,把我分配到機電連當絞車(卷揚機)工。后來才知道煤礦實行軍事化編制,下設掘進連、采煤連、機電連、煤炭銷售部和綜合辦公室,機電工屬于半白領階層。開完入職動員會的第二天,我頭上戴著一頂礦燈,穿著一件粗帆布工作服,脖子上扎一條白毛巾,腳蹬一雙絕緣水靴,一身礦工裝束,跟隨師傅任慶義到三級提升機房學習開絞車,第一次下井,我心里充滿了期待和好奇,又有點忐忑不安,順著豎井扶梯垂直而下百余米,融入到井下黑色空間里,只能依靠戴在頭上的礦燈照明,那時井下的條件很差,巷道全用木頭支護,頂板一壓就嘎吱嘎吱地響。


                    任師傅帶著我順著運煤一大巷前行,透過巷道兩側支撐木棒的間隙,深邃莫測的廢棄采煤坑一眼看不到盡頭,漆黑陰冷,令人恐怖。滴滴答答的落水匯集到巷道兩側的水溝里,在溝底黑色煤塵的映襯下顯得尤為清澈。

                    伴隨著轟隆隆駛過的礦車聲,走到運煤一大巷盡頭,繞過二級提升絞車房,鉆進黝黑狹窄的人行小巷,沿著860個臺階的方向走下去,低矮的地方只好貓步前進,一盞盞礦燈猶如繁星閃爍。
                 


                    向左拐,鉆入一個和家里的豬欄門差不多的通風口,跨過黑色的排水溝,就到了我的工作崗位三級提升絞車房了,標識牌顯示離地面310米。
                    三米六見方的絞車房四周支撐著木棒,棚頂是裸露的灰色巖石。比我還高的絞車占據著絕大空間,滾筒上纏繞著3厘米粗的鋼纜繩,牽引著通往四級提升的礦車。


                    右邊變壓器用均勻的嗡嗡聲,熱情地歡迎我這個新伙伴的到來,90厘米寬的絞車房門洞既是人行通道,又是鋼纜繩循環口,門前40米處下井口左側,小石棚內蹲著的老陳、老閆,是負責摘掛礦車,沿著“L ”軌道周轉煤車的礦工,也是本工段我僅有的兩位同班工友。


                    絞車房門洞左側放置著一個水桶,師傅說這是值班計時器,接滿三桶水正好是八個小時。
                    經過三天以師帶徒培訓,任師傅作為優秀班長榮升為機電維修組長,我便正式接班上崗,按照“一停,二升,三退,四拉人”的鈴聲傳遞口令,細心操作著每一道工序,生怕出了半點紕漏,一天深夜,手動抱閘制動器刺耳的噪聲讓我無法忍受,檢查發現摩擦片干燥冒煙,我趕緊往里注油潤滑。

                   
                誰想噪音消除了,手剎卻失靈了,眼看礦車沖出井孔,如不緊急制動,會迎面撞進絞車房,我屏住呼吸,使盡全身的力氣,雙手緊緊拉住剎閘,好不容易把礦車控制下來,通過內線搖把子電話向機修工求助,呂殿英師傅來到二話沒說,抓起一把盆里的黃沙,順手撒進剎閘槽里,說:“沒事了,開機吧”。我驚奇得瞪大眼睛,絞車剎閘竟然能用如此原始的方法治服? 
                    我們機電工每天比掘進、采煤工提前一個小時上、下班,算上步行上、下井的時間,實際在井下9個小時。起初,我不熟悉井下通道,下班后只好等待四級提升絞車房的田師傅上來帶我出井,后來我漸漸熟悉了井下環境,就獨來獨往了,這是一條神奇的地下通道,上井如登山,下井健步飛,我只能靠頭上的一點微光摸索著上、下井,為排除寂寞,唱唱歌為自己壯膽,爬到井口兩腿像灌滿了鉛一樣沉重。

                井下見不到一縷陽光,四季常溫,分不清春夏秋冬。煤礦工人在地下黑暗潮濕的作業面,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煤塵,下井后出來判若兩人,必須先洗澡才敢露面,每天下班必須做的功課就是洗澡。我們這些白臉機電工也不例外。在澡堂外間的更衣室里,礦工們每人一格衣柜,柜子上方是各自的洗臉盆和洗漱用品。里間的浴池一分為二,里邊的小浴池下邊就是燒水的大鍋,因水溫太高,蒸氣又大,沒有人敢去下水,我先來先到,此時的浴池還算清澈,躺在浴池里洗去一身的疲倦,清清爽爽的回到宿舍睡個懶覺,的確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剛泡澡還沒來得及沖洗,聽到外邊的喧鬧聲,我便光著身子從澡堂里大步流星出來,只見更衣室里站滿了排隊洗澡的掘進、采煤工,他們頭頂礦帽,身背礦燈,身著臟兮兮的黑色工作服,踏著膠靴,臉上除了牙齒,都是黑的。剛脫完衣服的礦工有的急不可耐,排成一行對著更衣室的便桶撒尿,難聞的尿騷臭味與下水道霉味交織在一起令人掩鼻;有的則不先去洗澡,而是裸露著黑人般的身體躺在更衣室的連椅上吸煙聊天,每天只有這個短暫的時候才是他們難得的休閑片刻。礦工們洗過澡后穿好衣服,再還親友一個光鮮亮麗的形象,讓人們分不出他是礦工還是普通人。

                    我所在的機電連是一個縣級優秀集體,連指導員麻玉才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大哥,在這里有領導的信賴和關心、工友們的幫助,一句句倍感親切的話語使我感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性格活潑開朗的我作為連隊沒有行文公布的文書,寫標語、出版報、辦宣傳欄樣樣跑在前面,自己忙不過來,同連隊的車床工王續榮大姐主動前來助陣,幫助寫字、自制宣傳欄花邊……大姐比我年長三歲,身材勻稱,1米6的身高,白凈的臉上長著一對好看的丹鳳眼,灰色工作帽下露出烏黑的秀發。她身穿淺灰色粗帆布工裝英姿颯爽,忘我工作的神情十分迷人。她說話清脆,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音質,仿佛一縷和煦的春風……她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榮浮華,既落落大方,又文靜可愛,是大家公認的煤礦之花。我和大姐聯手,把我們機電連的宣傳活動搞得豐富多彩,受到煤礦領導表揚,引來兄弟連隊前來參觀學習。
                    九月三十日,礦里召開煤礦安全生產大會,機電連推選我代表新職工發言,首次登臺,拿起講稿對著話筒,面對臺下上百名礦工,手在不停的顫抖,緊張的心快要跳出來,隨著臺下熱烈的掌聲,我完成了首次登臺演講。
                    我們機電連沒有會議室,平時開會都在男工宿舍進行,這天我下了夜班洗完澡,剛躺在床上蒙頭大睡,偏偏連隊在我們宿舍召開“大干四季度爭分奪秒比貢獻動員大會”。班長喊我起床開會,因還不到開會時間,我淘氣佯裝沒聽見。誰想大多數工友提前來到我們的宿舍等待開會。一級提升的絞車工胡金芬大姐是結婚不久的新娘,她為人和善,性格潑辣,愛開玩笑,偏偏坐在我的床邊,用手拍打著我:“小張,懶蟲,快點起來開會!”我用被子使勁蒙了蒙頭,說實話我剛洗完澡脫個精光,這個時候真的不能起床穿衣丟人顯眼??吹轿覜]有動靜,胡大姐用手插進被窩里使勁擰了一把我的大腿,疼的我真想嗷嗷叫,卻又不敢出聲,這時她更來勁了:“不起是吧?看我不扒你的光腚?!彪S著胡大姐的拉扯,我緊緊抓住被子不松手,她也許看出了其中的奧妙,不再動手了,旁邊的工友卻跟著起哄,剛進門的也過來湊熱鬧。幸虧連指導員給我解圍,安排女工暫時休會離開,避免了尷尬。
                    國慶節期間,礦里安排機電、后勤人員走進采煤一線體驗生活。此時的礦井已經開采到許由城村北的祊河中心河谷地下,直線長度達到2公里,與地面垂直距離超過600米。我下到深井前沿,第一次看到了黑暗中孤獨的礦工艱難地掘進,努力挖煤的情景。


                    井下的炮聲一次又一次炸響了黑色的煤巖,鎬聲不屈不撓地叮當著,煤一塊一塊地被挖了下來,黑色的煤塊迅速堆滿溜子又被很快拉走,裝滿煤炭的礦車呼呼地跑著,向著黑暗的斜井攀爬。


                    頂板上的淋水,不停的嘀嗒嘀嗒敲打礦工的帽盔,伴著那濃濃的煤塵,有的礦工完全融在了黑暗之中,裸露著身子斜躺在不足一米高的巖石夾縫里拼命地采煤,有的兩人一組輪流更換立木頭立柱,也有的忙著給立柱與棚頂之間加塞三角木。雖然他們在井下遇見的危險太多,累的更是苦不堪言,但仍像蜜蜂一樣的辛勤勞作,每個人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我的眼睛濕潤了,深刻體會到礦工博大的胸懷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同時也慶幸自己從事了相對安穩,不受煤塵侵襲的機電工。

                我每個月固定工資39元,交給三南尹大隊12元買上30個工分,又能換回45元 (三南尹大隊作為全省農業學大寨先進單位,當時社員收入位居全縣之首),加上每天一元的下井費,我每個月純收入超過100元,相當于擔任糧管所長的我的父親月工資的三倍,這在七十年代末可是個不小的數目。和諧的連隊生活,良好的人脈關系,高額的工資收入,讓我堅定了扎根煤礦的決心。

                轉眼間到了除夕,輪到我值下午三點到晚上十一點的中班,沒能和家人吃上團圓年夜飯,下班后望著那燈火通明的礦井上空,聽著附近“劈里啪啦”的鞭炮聲,我連澡也沒洗,就騎上自行車返回家里,和父母家人團聚在一起,充滿著新年的期盼,我掏出200元現金,一反常態給父母發了壓歲錢。

                置身井下生活太單調,越是在沒有女人的地方,男人談論最多的話題越是女人。轉運工老陳、老閆閑時無聊,跑到絞車房給我普及下井“常識”,窯下能“葷”不能“哨(用嘴吹口哨)”,因為窯神老爺,小名叫做“哨”,如果你惹怒了他,冒水塌頂讓你不得安生。窯神是個光棍,井底下又沒有女人,你越拉黃色的,窯神老爺就越喜歡。老閆干脆教我唱哪些難登大雅之堂的井下礦工之歌,粗獷樸實的陳述,郁勃激越的曲調,節奏規整且不尚裝飾,至今我還耳熟能詳,前不久,我將部分礦工小調整理成文檔留存,恐怕隨著小型煤礦和農民礦工的解散,將會永遠失傳了。

                由于煤炭行業地質環境的特殊性,井下事故時有發生。距離探沂煤礦不足15公里的義堂鎮朱里煤礦發生瓦斯大爆炸,盡管一下子死了24人,但是作為絕密消息只內部傳達到煤礦領導班子??墒羌埨锇蛔』?,我們連隊老英的姐夫不幸在事故中罹難,老英處理完他姐夫的后事,回來向工友們講述了事故慘狀,這條恐怖信息頓時傳遍全礦,給礦工心理籠罩上了陰影,平時愛說愛笑的礦工們沉默起來,曾經喧鬧的餐廳開飯時死一般的寂靜。

                    亦工亦農作為七十年代計劃經濟的產物,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既當工人工作,同時也是農民種地。礦工勞動強度大,風險度高,“亦工亦農”身兼兩職連軸轉,接連發生的人為事故,讓人觸目驚心。
                    三級泵房水泵工陳存嶺下了夜班,白天回到農村的家里脫坯壘墻,沒空睡覺休息,剛上夜班就倚著抽水管道睡著了,四級泵房不停地向上送水,灌滿了三級水倉,可他渾然不知。
                    凌晨三點,嘩嘩的流水灌進我的機房,頓時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上,渾身緊張得就像拉滿弓的弦。心想:完了,礦頂透水了,丟下絞車不往上拉人就逃井,將會被判刑;不逃,身處井下難有活路,環顧四周廢棄的礦坑,不見一個人影,無限的恐懼,加上黑暗、靜寂,使我的心冰涼了。

                   
                我打開礦燈,手抓電纜,迎著瀑布,沿著井巷冒著生命危險探明水源。??!三級水倉爆溢,水泵工老陳卻在鼾聲大睡,我一手拽起老陳,一手幫他啟動揚程泵……

                    
                這時的井下就像炸了鍋,掘進工、采煤工沿著礦道叫喊逃命,我一邊開著礦車提升老弱礦工,一邊安撫著前來避難的工友。假若我發現險情不及時叫醒老陳,任憑大水灌下去,后果可就嚴重了。
                    誰想一波未平,又生新事端。二級提升絞車工老孫,白天回家用獨輪膠車推糞,施肥種地,忙活了一天,晚上把拉煤的空礦車下到三級提升對接口就睡著了,絞車滾筒仍在不停地運轉,輸送完全部鋼纜繩以后,倒轉過來拉著礦車上行,轉運工誤認為是拉煤的礦車,上前扶車摘鉤,被飛馳而來的礦車撞出三四米遠,右臂粉碎性骨折,老孫剛被呼救聲驚醒,接著“哐”的一聲,礦車撞在絞車房粗大的木立柱上,絞車控制器電源因超負荷發生短路,起火冒煙,礦車如同一只熟睡的大象趴在絞車一動不動了。如果再讓礦車向前沖進兩米,老孫就到另一個世界報到了,他驚魂未定,匆忙從撞開的木立柱夾縫中鉆了出來,拼命沖出礦井向礦領導“投案自首”,由于煤炭運輸腸梗阻,所有的運煤礦車全部癱瘓了。
                    一次次事故教訓,一次次擔驚受怕,我又想抽出時間安心復習功課,參加來年的高考,無論如何要盡快離開煤礦這個是非之地。離別的時刻,我心里充滿惆悵,走出礦區老遠,忍不住駐足回望。

                一九七八年八月三日,我丟掉瓷飯碗回到生產隊,跟著社員們在麥收后的打麥場里,將三鮮湯(人糞尿)潑在麥糠、雜草上漚綠肥,火辣辣的太陽曬得身上直扒皮,雙腳被臭烘烘的臟糞水腌得長腳氣,苦累不說,跳槽回來也招致不少閑言碎語:“憑著工人不當,再回來當社員,真是福大了燒的?!蔽蚁啾嚷愤b作品《人生》中的高加林,同樣是出身農村的知識青年,渴望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高加林被人舉報走后門招工慘遭辭退,而我卻自動辭職回來再當農民,同樣重新回到生養自己的農村,高加林因拋棄了巧珍失去了真愛,而我的“巧珍”還沒有到來。



                這年九月,三南尹聯中招考民辦教師,我經過考試選拔到學校任教,從此我的生活翻開新一頁。

                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好的壞的都是風景。遺憾我沒留下煤礦工作時的任何圖片或音像,一晃 45年過去了,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探沂煤礦,有我寄托夢想起航的身影,有一點一滴踏實耕耘的足跡,也有我深情的眷戀……

                    往事如風,道不盡礦山路漫漫;歲月如歌,訴不完悠悠煤海情。
                    我感到礦工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人,他們在地下打拼,呼吸不到新鮮空氣,見不到陽光,更沒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和諧氛圍。面對水火瓦斯、塌頂等事故的威脅,外風濕等多種職業病的危害,卻沒有使他們的人性暗淡,反而使他們的生命在黑暗的地下礦井熠熠生輝,用溫暖把世界照亮。我要用最美的文字,把他們寫入我的篇章,為他們歌唱!
                             2023年2月23日 于 沂蒙小調文博苑
                附注: ①1984年9月,政社分開,原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原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社員同時更為村民。
                       ②文中部分人物未使用真實姓名。
                      ③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作者簡介】
                    張金玉 ,1961年10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費縣發展和改革局退休副科級干部?,F任沂蒙小調特色食品公司運營總監兼山東省農科院沂蒙特色美食技術產研院副院長。
                    長期致力于沂蒙紅色文化研究與發展,文字涉獵于散文、論文創作,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作品46篇,獲國家級優秀論文獎,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銅獎、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森林食品類)、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2022年山東省鄉村振興“金點子”創意大賽二等獎。


                下載費縣在線APP 查看全部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城市號”合作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精彩評論 0

                頭像

                請先登錄后發表評論~

                客服 客服

                客服

                在線時間:8:30-17:30

                微信 微信

                微信

                費縣在線官方微信

                官方二維碼

                客戶端 客戶端

                客戶端

                費縣在線APP

                APP客戶端下載

                置頂 置頂

                置頂

                2020久天啪天天久久99久久
                  1. <tt id="74wcy"></tt>
                      <tt id="74wcy"></tt>
                      1. 
                        

                            1. <b id="74wcy"></b>